重慶大學:把思政課上成“寶藏課”-中國教育新聞網-英文補習

——這樣的思政課,00後學生很喜歡

做一名思政課老師,最幸福的是什麼?

“用心做事,用心對待課堂、對待學生,能夠讓學生看到,是非常幸福的。”劉倩說。

劉倩,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任教三年後,獲得重慶大學第六屆“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稱號。

思政課老師成瞭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全部由學生投票,在重慶大學這所綜合性大學,學生們接觸最多的是專業課老師,思政課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思政老師能成為學校“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有點出乎劉倩的意料。

“劉倩老師是我的思政課老師,可以吹爆我的大學生涯!”“給劉倩老師瘋狂打Call!人超好的!”“講的都是幹貨!津津有味!” “上過一節就被圈粉,超級喜歡!”這些是重慶大學學生對劉倩的評價。

劉倩上課有什麼秘訣?

在劉倩看來,就是用心準備每一堂課、教學過程中充滿熱情。“雖然每次課90分鐘,但實際上你有沒有用心備課,學生的內心是能感受到的。”

劉倩現在擔任大二本科生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給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上專業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

如何把枯燥的理論課上得生動?

“思政課並不枯燥。”劉倩說,相比很多理工科專業課、實驗課來說,思政課有很多鮮活的素材可以選用。思政課是鮮活有趣的,隻是因為學生們從小到大,在課堂學和聽的都是相似的內容,所以學生們會覺得耳朵疲倦。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接地氣的東西、身邊的新鮮案例補充道課堂中,把課本上的理論和實際生活的實踐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劉倩發現,其實00後也很喜歡思政課,隻是他們更喜歡真實的思政課、接地氣的思政課、探討性的思政課。於是,劉倩就在課堂中加入自己在國外窮遊的小故事,或者自己身邊的小故事。

在老撾,劉倩看到中國的鐵路援建都是在老撾最偏遠、高海拔的地區。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口,看到當地大量的中文標志和中國大小工程。回到課堂,這些都成為劉倩思政課素材,她用照片和視頻告訴學生們自己親眼見到的中國在“一帶一路”項目中承擔起的大國責任。

用學生們夠得著的故事講思政,用專業課的視角看世界。劉倩把理論和案例整合起來。鼓勵學生們在課堂用彈幕發表觀點,不再是空洞地講道理。更多的同學也會在自己出國或者旅遊時,把自己所想所見發給劉倩,作為她思政課的素材。劉倩也在自己的課堂上,考慮學生視角,充分利用小視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多的學生們主動給劉倩推薦課堂素材。

用做科研的方法讓學生愛上思政課

“鄢老師的課,你值得擁有!” 重慶大學2017級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徐瑤說。

大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思政課?

這個問題,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鄢顯俊教授思考瞭很久。他把這個問題,引入瞭自己的高校“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

鄢顯俊的研究對象,不僅關註思政課課堂內容,更關註思政課課堂管理。比如:到課率、遲到率、抬頭率、發言情況、作業質量、考試成績等。“有效的課堂秩序是教學順利展開的必要前提,一個合格的思政課教師必須是一名合格的課堂管理者。” 鄢顯俊說。

不設對照組,采用課程開始前和結課後的問卷調查,進行對比實驗。同時,請思政課助教和思政專業的研究生通過觀察、訪談和統計的方式進行定性分析。

在鄢顯俊的課堂,鄢顯俊每次都是正裝出席上課,他要求學生必須坐滿第一排,上課時師生相互問候,註意上課禮儀。這些細節也成為瞭鄢顯俊進行實驗研究的一部分。

同時,鄢顯俊潛心研究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在鄢顯俊看來,鉆研教育學、心理學可以讓老師運用符合教育規律的手段和方法,在課堂上更有效率地傳授知識。諳熟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大學老師一定不會在課堂上“滿堂灌”和照本宣科。他們懂得什麼樣的教學最適合學習者。

鄢顯俊選擇瞭把課堂還給學生,無論是課堂討論還是微電影制作,鄢顯俊都會尊重學生的感受。“上大學以來,我們參與過很多的課堂討論,但是從來沒有見過哪一堂課有鄢老師討論課這樣的參與度。在鄢老師的討論課上,大傢爭先恐後,暢所欲言。這樣的討論,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參與思考,思想碰撞的過程。這種熱血,這樣的激情,是我心目中大學的樣子。”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7級經濟1班傅思璟感慨地說。

這個學期,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育新教授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鄢顯俊教授共同為大學生創新實踐中心創新實驗班設置的“學術論文寫作”開課。思政老師把思政課堂拓展到瞭專業的“學術論文寫作”上。

這是一項教學育人實驗,將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機結合,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為目標,以專業課程為載體,增強課程的育人功能和引領作用,有效推動課程中德育與智育的協同互補,並將“科學報國”植入課堂,培養開化本科生,提高教學質量。

集體備課,變“獨角戲”為“學生上講臺”

在重慶大學,還有很多像劉倩和鄢顯俊一樣受學生喜愛的優秀的思政課教師。背後,是重慶大學在思政課創新方面做的探索。

一個月兩次,在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會議室內,就會傳來十幾位思政老師對教學內容上相互碰撞的“爭論”聲。他們通過這樣的集體“備課”,將思政課難點重點進行梳理,集中學習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的研究與解析工作。推進教學和研究結合,及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思政課的重難點不再是枯燥的條條框框,而變成瞭有趣的故事、人生的經歷,變成學生們喜愛的內容。

重慶大學黨委書記周旬和黨委副書記王旭也參加瞭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集體備課。王旭說,教師集體備課,可以幫助老師們從多個角度分析、組織內容,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年輕教師對信息工具的使用更為靈活,有助於老師們提高教學水平。

除瞭集體備課,重慶大學還高度重視教學改革,組織9名教師建設“名師示范課堂”。研究新形勢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規律,把握學生學習需求,深入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型教學,完善專題教學方式方法,優化教學話語體系,促進教學內容易懂便學。

在王旭看來,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塑造學生價值觀是思政課很重要的一環。思政課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有獲得感,能解決學生所思所想所求,引導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為瞭瞭解年輕人的成長需求,重慶大學每年會對學生思想情況做問卷調查、談心談話,與學生做書面或者面對面交流,瞭解學生的需求,同時也到其他高校調研,瞭解當代年輕人的思想特點,請專傢做分析報告,瞭解學生的成長特點。“不能以我們老師這一代的求學情況,來要求和應對現在的大學生。我們對學生做瞭充分的調研。”王旭說,學校在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國傢發展需求、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思考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在重慶大學“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邦,振導社會”的理念下,重慶大學一直致力於培養有傢國情懷、創新能力、能艱苦奮鬥的人才。在王旭看來,新一代大學生都是向上向好、可信可靠的一代,同時,他們也是更加關註自我的一代,關註自己獲得的價值,有更強的主動性,同時知識獲取方式更加多元化。如果思政課隻是照本宣科,大學生不會吃這一套。需要思政課老師在歷史資料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解讀,把老師的分析判斷過程,講給學生聽,老師引導學生樹立價值觀。

自2012年以來,重慶大學在思政課教學方面進行瞭一系列的改革實踐。王旭說,現在重慶大學的思政課是開放的、和專業課融合的、理論教學和實踐體驗相結合的課程。為瞭適應“00後”大學生群體的學習方式,學校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來深化和發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改革實踐具體包括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專題教學與課堂討論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等。變傳統講授為互動參與,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滿堂灌”、“一言堂”、“唱獨角戲”等現象,采用“學生上講臺”、分組討論、演講辯論等互動模式組織教學。此外,馬克思主義學院還創新社會實踐方式,每年定期舉辦重慶大學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演講比賽、案例分析大賽等,以教學班為單位進行海選,優秀選手進入決賽,學生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得到較大提升。2016級材料科學專業的石佳慧、李子言同學代表重慶大學參加第二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並榮獲二等獎。

重慶大學在思政課探索方面也取得瞭一系列成果:“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管理機制創新實踐研究入選2019年度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傳播教學科研示范團隊”成功入選重慶市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科研示范團隊;7位教師入選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

學校在思政課教師和思政課程改革方面的用心,重慶大學的學生們也感受到瞭。“有次學生采訪的時候,學生說我是寶藏老師,我告訴她,與其說我是寶藏老師,倒不如說我是守護寶藏的人,因為學生們就是我最大的寶藏。”劉倩說。

重慶大學的思政課教師們也正在努力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將思政課上成學生真心喜歡的“寶藏課”。(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春銘)

英文補習, 數學補習, 英文課程,暑假補習